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utumn
Autumn
          Equinox 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秋分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,秋季第四个节气。斗指酉;太阳达黄经180°;于每年的公历9月22-24日交节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:“一候雷始收声;二候蛰虫坯户;三候水始涸”。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,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,所以不再打雷了。第二候中的“坯”字是细土的意思,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,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,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。“水始涸”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,由于天气干燥,水气蒸发快,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,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秋分到、秋意浓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最近这几天,小郎中身边的不少朋友都在感慨这场突如其来的降温,就连身在四川的朋友,也终于盼来了凉爽,摆脱了秋老虎的“威胁”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没错,这就是秋分啦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从今天起,降水逐渐减少,气压梯度加大,大气的通透性和洁净度提高,流动性增强,高云比例提高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宜早睡早起
宜早睡早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中医提倡顺应自然节气早睡早起,以适应秋天收敛的节气特点,早睡可以顺应阴精收藏,以养“收”气,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舒长,使肺气得以舒展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一般来讲,晚上11点前入睡,早晨6点左右起床较为适宜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要注意的是,起床时尽量不要太猛,而应躺在床上,用5分钟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,否则会导致血压突然变动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宜多食汤粥
宜多食汤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中医养生学家提倡在秋天每天早晨吃粥。秋分时节,脾胃内虚,抵抗力下降,这时若能吃些温食,特别是喝些热药膳于身体很有好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粥中可加入莲藕、荸荠、百合、银耳,有养阴润燥,生津止渴、润肺止咳的作用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宜户外锻炼
宜户外锻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秋高气爽,气温适宜,正是户外运动锻炼的好时期,可适当增加平缓的户外有氧运动,如打八段锦、慢跑、快走、打太极拳、练瑜伽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运动量不宜过大,应循序渐进,避免大汗淋漓,并做好热身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宜戴好帽子
宜戴好帽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秋分之后气温明显下降,要注意头部保暖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外出时[敏感词]戴帽子,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。脾胃虚弱,怕冷、易腹泻的人,可以肚脐热敷,驱寒助阳。经常用艾叶水泡脚可以温阳散寒,改善四肢冰凉的现象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宜疏肝理气
宜疏肝理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进入秋季,肺金当令,肺的肃降功能增强,而肺金克肝木,故而不能忽略养肝疏肝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日,可用双手掌心贴于期门穴,顺着肋骨缘往两侧章门穴摩擦。摩擦约120次,以舒适、发热为度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俗话说:秋分不养,一年白忙。做好秋分养生格外重要,要注意4个养生禁忌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忌经常熬夜
忌经常熬夜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秋分时节,阳气收敛,阴气渐盛,经常熬夜,容易伤及人体阳气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忌大量运动
忌大量运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积极运动可以放松身心、扫除抑郁情绪,但秋季运动总体上应该以“收”为主,尽量避免大运动量、出汗较多的运动,以免损耗阳气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忌大喜大悲
忌大喜大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受气温和光照减少影响,人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,如悲秋,秋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所以,秋季养生要着重注意不要大喜大悲,要符合季节的收敛之气,[敏感词]的方式就是爬山登山,登高处望望远方,颐养一下自己的心情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忌冻三部位
忌冻三部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民间素来有“春捂秋冻”的说法,不过身体有三个部位不能“秋冻”,那就是头部、腹部和足部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编辑:刘茜
本文章转载自:中国中医